根据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色情犯罪的具体犯罪情形,可以进一步做出以下分类:利用网络传播以未成年人为主题的色情制品和以未成年人为对象进行的网络色情犯罪。在前一模式中,未成年人扮演了表演者的角色,如内蒙古包头“9·11”马某某录制传播儿童淫秽色情视频牟利案;在后一模式中,未成年人扮演了接受者的角色,行为人利用网络通讯技术引诱未成年人与其进行裸聊或向未成年人传播色情制品,如四川广安“1·23”李某网络猥亵女童案。
以2018年为例,2018年全国“扫黄打非”部门联合各地展开“护苗2018”专项行动全力打击网络儿童色情犯罪。据统计,2018年初“扫黄打非”部门开展“邪典”等涉儿童色情有害信息专项整治后,共清理有害信息37万余条,督促重点网站自查删除链接130余万条,对传播“邪典”视频的多个知名互联网企业予以行政处罚并曝光,严厉查处“邪典”视频制作单位,关停、吊销该公司,企业负责人被依法刑事拘留;全年各地查获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340余万件,网上清理淫秽色情低俗及各类有害信息1亿多条;2.6万个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网站被取缔关闭;广东猥亵男童录制淫秽视频出售牟利案件、武汉市 “4·07”发行非法少儿出版物案、浙江杭州 “喵喵漫画”网站传播淫秽色情漫画案等网络儿童色情案件陆续被依法查处。2018年,我国对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色情犯罪的打击可谓成果显著,但这些展示成果的数据绝对无法成为我们的骄傲,数据的背后是无数本该拥有快乐童年的孩童被犯罪分子荼毒,并且这些数据仅仅是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色情犯罪中的冰山一角。犯罪分子躲藏于流动性强、智能性强的网络,利用网络的高覆盖率、信息传递高效性进行犯罪,宏观监察难度大,当前发现犯罪多靠网民举报,可见当前保护未成年孩童的性权利形势之严峻。
刷单律师、刷单辩护